(社區志愿者通過“小板凳”會議教授老年居民手機應用)
今年以來,海豐社管委海豐辦事處圍繞帶著老人“e”起飛工作項目要求,不斷探索“家門口”智慧養老模式,助力老年居民跨越“數字鴻溝”,跟上“數字時代”步伐,讓老年居民“足不出戶”就能享受高效、便捷、周到的信息化時代便利,讓他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。
精心組織,周密部署。辦事處精心策劃,成立工作小組,制定工作方案,摸清老年居民信息化“需求清單”,對帶著老人“e”起飛項目進行再研究再部署,制定工作任務清單及月度活動推進表,落實責任到人,確保項目認真扎實開展,有效推動。科學謀劃,形式多樣。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授課模式,線上利用智慧課堂、微信群推送各類學習內容,線下利用“小板凳”平臺、“e”課堂集中學習;針對行動不便的人員,開展一對一、多對一送學上門服務,通過面對面、手把手的方式,努力改變老年居民“不會用、不敢用”智能手機的現狀。 多元參與,有序推進。辦事處動員多方志愿服務力量參與,培育壯大老年居民智慧養老志愿服務力量,鏈接醫院、派出所等共建單位資源、鼓勵志愿者力量加入,為項目有序開展增活力、添動能。狠抓落實,務求實效。通過線上群組、居民區電子屏推送黨的二十大精神、居民公約、手機實操等內容,通過“小班化”授課模式,教授與老年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手機操作功能,讓老年居民“老有所學”;鏈接醫院、派出所等共建單位資源入駐微信、網格群組,為老年居民提供醫療咨詢、防詐騙等服務,積極開展代采代購代辦工作,讓老年居民“老有所依”;在居民區開展各類趣味活動,如“微信步數”趣味競賽、親情連線課堂、手機攝影、云旅游等活動,提高老年居民參與的積極性,讓老年居民“老有所樂”;依托“小老人幫老老人”的形式,發揮鄰里互助效能,把“課堂”建在居民“家門口”,讓老年居民“老有所為”。(文/房純純 攝/盧丹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