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為居民在活動室利用廢棄材料制作手工)
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區的奮斗目標。一直以來,海豐社管委海豐辦事處聚焦居民家門口“15分鐘服務圈”建設,本著“能解決的盡快解決、能提升的努力提升”的原則,提升服務水平,打造宜居社區,順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。
黨建引領,打造“15分鐘黨群服務圈”。群眾需求在哪里,黨的服務陣地就在哪里。匯豐居委會黨支部圍繞區域內居民需求,利用居委會現有活動室,充分發揮陣地功能,將其打造成為“手工坊”“學習交流室”“議事廳”,增加居民活動空間,讓更多的居民閑有到處、學有去處、議有論處;升級“小板凳”會議為居民自治平臺,拓寬議事范圍渠道,推動解決居民區“急難愁盼”問題;建立“搭把手”社工站,推進“社區+社團+社工”三社聯動機制,探索用專業的方法助力社區建設。
科學謀劃,打造“15分鐘政務服務圈”。辦事處推出“錯時、上門、對接、延伸”服務模式,聚焦困難群體急難愁盼問題,落實“四個服務”工作。如針對出門不便的居民,實行上門代收代辦業務,針對困難弱勢群體,主動為其進行政策匹配,提供符合的政策幫扶;推進綜合窗口建設,督促窗口全員學習各類政策,做到居民到訪“政策一口清”,提高辦事處效率;啟動“政策顧問進萬家”惠企便民政策宣傳活動,主動走進共建單位開展政策宣傳活動,充分利用“夕陽沙龍”“小板凳”平臺為居民提供政策咨詢、定制服務包等服務,加快政策宣傳,提高政策的知曉度,推進政策匹配力度;推進“掌上辦、網上辦”,提升在線辦理效率。
協調聯動,打造“15分鐘便民服務圈”。升級“愛心大篷車”服務功能,開展進小區流動服務,把居民需要的“小修小補”、磨刀理發、健康監測等送到居民家門口;物業設置專人維護QQ居民群、網格微信群報修服務,改變以往由網格員報修的方式,提高服務效率;安全工作人員及小區保安人員加強小區日常巡查力度,及時發現安全隱患,筑牢安全防線;利用各類志愿服務活動、共建活動,開展便民服務專項活動,深入居民區,走訪孤寡獨居老人,了解他們的身體情況,幫助開展打掃、代繳水電費、充值話費等志愿服務活動,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。
文明向上,打造“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”。辦事處充分利用LED電子屏、宣傳欄、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居民公約等,營造濃厚學習氛圍,激發居民學習熱情;通過開展乒乓球活動、門球活動、廣場舞活動等,提高居民獲得感、幸福感,增強社區凝聚力、向心力;依托圖書館、健身房、棋牌室、親子工作室等,為居民提供家門口的休閑娛樂場所;重視傳統文化節日,開展元宵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關愛活動,讓傳統節日文化走進居民生活,讓居民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與魅力。
接下來,海豐辦事處將繼續加強“15分鐘服務圈”建設,持續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需求,提升社區服務水平,讓居民在社區擁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圈出社區美好生活。(文/陳紅 攝/潘莉)